江南手机安装 利用“三大三小”空间锻炼器械设备 航天员这样健身

江南手机安装

江南手机安装

  “我每天做600个俯卧撑、600个仰卧起坐和上千次跳绳,这些已经成为我的‘标配’。”前不久,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亮相时,航天员景海鹏的一番话令许多网友感佩。

  成为航天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?为了能顺利上天,航天员在地面要进行哪些体能训练?进入太空后,航天员又如何在失重环境下锻炼?

  只有身体够好,才能适应太空特殊复杂的环境,才有能力负担起繁重艰巨的飞行及在轨任务

  “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航天员,请问我如何才能梦想成真呢?”在2022年10月12日举办的“天宫课堂”上,地面的学生向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提问。

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这样回答:“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,需要经历严格的选拔和训练。我相信,只要你坚定理想,认真学习,好好锻炼身体,未来一定有机会加入到光荣的航天员队伍中,让心里的种子最终在太空中结出甜美的果实。”

  航天员是世界上风险最高、挑战最大的职业之一。每位航天员都经历了极其严格的选拔和科学、全面的训练。

  现行航天员选拔原则中,优秀的身体素质是基础和前提条件。只有身体够好,才能适应太空特殊复杂的环境,才有能力负担起繁重艰巨的飞行及在轨任务。

  如何衡量身体素质?和普通人体检类似,应聘者也要经过临床各科检查。不同的是,应聘者还要参加一项颇具特色的选拔项目,“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”检测。

 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,这个项目要求受试者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,测试身体的超重耐力。

  几轮下来,能通过身体素质考核的应聘者所剩无几。身体素质也仅是选拔标准中的一个大类,此外心理素质、教育背景、职业经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要素。从本质上来说,航天员选拔就是一个“优中选优”的过程。

  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征程,要经历持续不断的挑战、考验、检查和评定

  加入航天员大队后,航天员的状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“飞行或者准备飞行”。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征程,要经历持续不断的包括“超重耐力”训练在内的各种挑战、考验、检查和评定。只要不退役,训练就不能终止。

  空间站训练中,出舱训练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,也是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。航天员要在地面的水下训练中模拟出舱情景,身穿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,训练时长达到六七个小时,不能吃东西,不能去洗手间,还要克服水下阻力和压力,控制好身体姿态,完成各种水下动作、使用各种设备,负荷非常大。

  累积下来,一名航天员的水下训练能达到几十次、上百个小时的训练量。据航天员汤洪波回忆,他刚开始水下训练时,训练结束后吃饭“连筷子都拿不住”;航天员聂海胜在一次水下训练后,体重足足轻了4公斤。可见,航天员训练对体能消耗之大。

  王亚平作为我国首位出舱的女性航天员,也提到过水下训练对力量的要求。男女存在客观生理差异,王亚平的体型没有男航天员强壮,穿同样的舱外航天服,要克服压力弯过来,需要做很大动作,或是用两倍力量才行。为此,王亚平坚持提高上肢力量、加练臂力,刻苦练习抓握铅球、引体向上、俯卧撑、举杠铃等项目。当按摩师告诉王亚平胳膊变粗时,她特别开心,这说明训练有效果,“训练的时候,我甚至会和其他航天员比一比肌肉块。”王亚平说。

  空间站内设置了专门的“锻炼区”,并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

  许多航天员都喜欢体育锻炼。

  “我年纪比较大了,为什么体能还这么好?除了对执行任务的渴望激励着我以外,锻炼是我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最好方法。”聂海胜说,他平时喜欢打篮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。

  王亚平比较喜欢协作类体育运动,比如篮球、羽毛球双打,还有田径类的接力赛等。

  当飞入太空,进入中国空间站以后,航天员们仍然保持锻炼的习惯。而当太空生活的画面陆续公开,人们发现,航天员们的脸看起来变“胖”了?其实这不是胖,而是失重环境下血液上涌造成的不适反应。

  我国航天员在轨时间长达五六个月,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导致人的骨密度降低、肌肉萎缩。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,在太空中,航天员出现睡眠障碍、疲劳、感染、胃肠道病症等不适问题和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会增高。

  因此,航天员必须通过积极的锻炼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,也才能保障各项在轨任务的推进。

  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专门的“锻炼区”,并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,用于航天员的日常锻炼。保障团队还为航天员们量身打造了太空保健操。

  回顾天宫的一组生活画面,可以看到,聂海胜“飘”到舱体中间,拿起一个类似健身弹力带的拉力器,做起了各种拉伸动作。伸手轻轻一够,还能借助舱体吊环来个帅气的“引体向上”。旁边,另外两位航天员也在健身,一会儿蹬蹬太空自行车,一会儿又在太空跑台上奔跑。

  我国空间站的健身区里,常见的健身器材基本都有。每天,航天员“解锁”着各种健身姿势。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,我国的空间锻炼器械设备由“三大三小”组成,“三大”指太空自行车功量计、太空跑台和抗阻锻炼装置,“三小”指拉力带、握力器和呼吸肌锻炼器。

  其中,太空自行车功量计帮助航天员进行上肢与下肢的锻炼;随梦天实验舱上行的抗阻锻炼装置,可以帮助航天员进行划船、深蹲、硬拉等基本体能锻炼动作。

  和地面上跑步机等器械不同,太空跑台多了束缚装置和减震设备,太空自行车上没有座椅……这些设备都是科技人员为帮助航天员锻炼力量、降低失重影响所精心准备的。

  随着飞行任务的推进,科研人员还会随时观察监测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,及时做出健身方案调整,为航天员在轨飞行的锻炼进行贴心指导。

  本报记者 刘诗瑶 【编辑:陈文韬】

  中法人文交流对于中法经贸和法国经济也是非常重要的。2月份法国通胀率高达6.3%,法国央行还作出评估,认为法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2.6%,急剧萎缩到今年的0.3%。受此影响,法国大部分企业的效益最近都有所下滑。  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,到发布《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》,中国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,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。正是在中方的积极斡旋下,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,两国宣布恢复外交关系,成为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。有国外观察家评价:“当某些国家捶胸顿足地叫喊时,中国却提出了真正旨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计划。”  马克龙借此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。他说,批判精神不是一种批评他人的精神,它不是消极的,而是质疑你自己以及所获得的知识的性质。你应当能够独立判断是非对错、将事情置于上下文中思考以及抽离事物本身去观察。“这就有可能成为‘自由、理性的个体’。”马克龙说,“只有知识而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头脑并不是完全自由的。”  忻华指出,这一轮外交热潮充分说明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交往,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,各国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广泛的、各方面的联系。  斯洛伐克智库“中欧亚洲研究中心”(CEIAS)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,前不久仍引发韩国《中央日报》和美国《外交学者》等媒体的关注。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,81%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“负面”或“非常负面”的态度,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。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,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%。《外交学者》分析认为,从年龄来看,二三十岁的韩国人“厌华”情绪最强烈,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“厌华”情绪越弱。  “晚上10点半左右,正对医院大门的马路两边停着好多警车、消防车,可以看见医院里穿着各类制服的工作人员很多。”李先生(化姓)告诉记者,晚上10点半左右,他路过北京长峰医院。从路边可以看到医院的两幢楼,其中一幢几乎全暗,另一幢很多房间亮着灯。

(作者:罗宁)

友情链接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20330032

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45120170002

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桂)字第020号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桂)字第0230号

网警备案号:45010302000253

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

举报电话:0771—5530647 邮箱:mail@nnnews.net